一、邮票的类别
新中国邮票是指1949年解放以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邮票。第一套纪念邮票是“一届政协”,发行时间是1949年,第一套特种邮票是“国徵”,发行时间是1951年。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国家发行了不少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纪特邮票。
根据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情况,中国邮票的版铭也有明显的变化。分类如下:
1、纪念邮票(“纪”字头):共发行124套,1949年至1967年。 2、特种邮票(“特”字头):共发行75套,1951年至1966年。 3、普通邮票(普1至普31):共发行31套,1950年至2003年。
4、改值邮票(改1至改10):共发行10套,1950年至1951年。
5、欠资邮票(欠1至欠2):共发行2套,1950年至1954年。
6、航空邮票(航1至航2):共发行2套,1951年至1957年。
7、军人贴用邮票(军1至军2):共发行4枚(黄军邮、紫军邮、兰军邮、红军邮),前3枚1953年发行,红军邮1995年发行。
8、“文”字邮票(文1至文19):共发行19套,1967年至1970年。
9、编号邮票(1至95):共发行21套,1970年至1973年。
10、纪念邮票(“J”字头):共发行185套,1974年至1991年。
11,特种邮票(‘T’字头):共发行168套,1974年至1991年。
12、编年邮票(“92至05”):共发行344套,1992年至2005年。
其中:
(1)92年发行19套(2)93年发行17套(3)94年发行21套(4)95年发行27套(5)96年发行31套(6)97年发行24套(7)98年发行31套(7)99年发行20套(8)2000年发行25套(9)01年发行18套(10)02年发行27套(11)03年发行28套(12)04年发行28套(13)05年发行28套。
13、小本票(SB1至28):共发行28套,1980年至2005年。
14、美术邮资信封(“M”字头):共发行2套,1957至1983年。
15、纪念邮资信封(“JF”字头):共发行75套,1982年至2004年。
16、纪念邮资片(“JP”字头):共发行135套,1984年至2005年。(包括希望工程和中英错片)
17、风光邮资片(“YP”、“FP”字头):共发行35套,1984年至2003年。
18、特种邮资片(“TP”字头):共发行29套,1994年至2004年。
19、普通邮资片(“PP”字头):共发行10套,1949年至1992年(92年后因无资料沒统计在内)。
20、贺年邮资片(“HP”字头):共发行12套,1981年至1993年(93年后因无资料沒统计在内)。
21、拜年封(“PFBN”字头):共发行13个,1993年至2005年。
22、特种封(“PFTN”字头):共发行21个,1993年至1999年(99年后因无资料未统计在内)。
23、外交封(“PFTN.WJ”字头):共发行153个。
24、体育封(‘PFTN.TY’字头):共发行20个。
25、航天封(“PFTN.HT”字头:共发行28个。
二、国家邮政的“功”与“过”
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邮政累计发行邮票(含普通邮票)983套。认真分析国家邮政己发行的邮票,可以看出1--9编号票之前(含编号票)的邮票全部高于面值,且全部进入收藏领域。73年前的邮票全部在邮政窗口敞开销售,基本上都消耗了,真正流入收藏范畴的末使用和信销票少之又小,如今的价值当然令人心动,最高的每套达数万元,最低的也高于面值数倍。
80年之前的存世邮票之所以值钱,是和当时国家邮政执行正确的新邮发行政策分不开的,邮票的属性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包括文化大革命中大量发行的文革票,发行量远大于编年邮票,由于大量使用,存世量很少,随着岁月的流逝,文革票的价值最终得到社会认可。目前,个别集邮者都会因为拥有一套文革票而自豪。
74年至91年的JT票,其收藏价值早己体现出来,其中不泛增值2万倍的T46金猴。后期JT票的价值目前基本上恢复面值之上。
1980年之前存世的中国邮票能够真正体现收藏价值,是和当时国家邮政执行正确的发行政策分不开的,邮票“贵”在消耗的真谛体现在“消耗”二字。因此,国家邮政的“功”应在1985年之前。
国家邮政的“过”,严格说应该在92年后发行编年邮票上。这期间邮政发行政策的错误导致了邮票市场的十年浩劫。也就是说自编年邮票发行以来,邮票打析的悲剧越演越大,几乎使几十年积累起来的集邮事业功亏一溃,也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教训十分惨痛。之所以会出现长达10年的邮市浩劫,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国家邮政把集邮邮票和普通邮票截然分割:二是新邮发行不在邮政窗口敞开销售,邮票的使用功能得不到施展:三是行业垄断严重,为了邮政行业的利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官与民争利激烈:四是人为制止纪特邮票在邮政业务范畴内使用:五是官商勾结,疯狂炒作新邮,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谋取私利,腐败现象相当严重:六是内部管理混乱:七是邮票发行太多太烂,精品邮票廖廖可数:八是国家邮政的“诚信”失信于民。
三、当前邮市的状况
进入2006年之后,中国集邮市场在国家政策及各方面因素刺激下,己经发生的逆转。由于人大代表多次在全国人大申诉国家邮政存在的诸多错误政策,国家邮政己深刻意识到集邮市场的严重问题,开始了邮政体制改革,并将在最近公布销毁视邮票的消息和清单。这一系列作用的结果,必然导致集邮市场的迅速回暖。近10年来邮票价值的严重杻曲,必将在政策的甘露滋润下快速的恢复其自身的价值。这一点,大家不容置疑。
目前,市场上91年之前的邮票己快步在回归价值。关键是92年之后的编年邮票,在这次大潮中如何定位的问题。
因此,当前的中国邮票市场,己较充分的营造了适合吸引全社会投资的良好环境,具备了邮票收藏投资的条件。
这次行情的参与者有以下几部分:1、坚持下来的投资者和邮商:2、中、小中线投资者:3、大资金的强力介入:4、真正的邮票投资者。
这次行情的力度与高低是不可预期的,因为涉及到国家政策的导向力度和编年邮票各品种价值归位的问题。行情起来后,绝大多数人担心这次行情会步01年、97年的后尘,会有大起大落的结局,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中国邮票几十年来的存世价值,以及当前偏年邮票的价值回归,再加上全国14亿人民的广泛参与,在国家政策正确引导下,集邮市场还会回到重前吗?
四、中国邮票的投资价值及前景
前面我们分析了中国邮票的整体形势,可以肯定的讲,近10年来中国邮票的长期打析己完全掩盖了编年邮票的真实价值。在国家邮政体制改革逐渐推行过程中,只要国家政策正确,这次集邮市场行情将会有翻天复地的変化。邮市的投机炒作会逐渐弱化,赶超97年行情是必然的,目前T46金猴已率先超过在97年的价值。因此,有些人在这次行情中致富也在常理之中,必定看清大势的也是少数。
等国家邮政最近公布销毁清单之后,编年邮票的价值定位自有公论。在国家新闻媒体和国家邮政局强有力的宣传下,待邮票价值真正体现后,作为中国投资领域来讲,今后投资邮票的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的不足1万人,而是全国广大人民群众闲散资金的投资对象。到那时我们再回顾2005年的邮票是不是遍地是“黄金”呢?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断言:中国邮市重新将走向规范和辉煌。
五、对国家邮政的期望和建议
1、 邮票市场回归平静后,希望国家邮政柯护集邮市场的良性发展。
2、 新邮发行一定要在邮政窗口敞开销售,严格遵循你们自己拟定的“零售为主、预订为辅”发行政策。
3、 加强内部管理,在邮政范围内广泛使用邮票,加大邮票消耗。
4、 以人为本,优质服务于民,重塑邮政诚信。
5、 搞活集邮市场,制定集邮邮票国家指导价,开拓集邮邮票回收业务(按国家指导价收20%手续费)。要起到平抑市场的作用。
6、 大力宣传集邮和发展集邮事业,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邮票。
7、 新邮发行严格执行不低于面值和高于面值销售,严历惩治炒作新邮。
8、 增设群众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集邮市场环境。
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引起国家邮政局的高度重视,多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把集邮市场重新繁荣起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充分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繁荣与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