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录 我的帐户 在线留言 帮助中心
竞拍品  !  一口价  !  拍品展厅  !  拍卖专场  !  成交记录
 
拍卖中心
如何委托
礼品中心
点击展开   邮票
   清代邮票
   民国邮票
   解放区票
  点击展开   新中国票
纪特邮票
JT 邮票
文革、编号
小型(全)张
小本票
小版张
普改航欠包
整部年票
版 票
厂铭类
   封片简类
   港澳邮票
   散票
   国外邮票
   其他类
点击展开   钱币
   纸钱币
   金银币
   其他类
   纪念币
   银元
点击展开   磁卡
点击展开   五星级拍品
点击展开   其他类
   目录 书籍
点击展开   字画杂件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标题
 
 
谈奥运会邮票热的理性思考
日期:2008-2-29 10:16:04         出处:大江南收藏   作者:
 
跨入新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渐行渐近。除了竞技体育运动员正在加紧备战之外,经济竞技场的烽烟也在熊熊燃起。只要能够与“奥运会”沾亲带故的行业都在绞尽脑汁挂钩“奥运”,邮市同样是用尽十八般武艺,希望能借“奥运”东风分一桶金。于是在群雄逐鹿的中国邮市竞技场上,奥运会邮品一骑绝尘,喊杀声震耳欲聋:以元旦期间为例,奥运会徽版票125元,奥运会吉祥物版票94元,奥运会不干胶77元,奥运会项目(一)不干胶33元,奥运会项目(二)不干胶31元,奥运会场馆不干胶39元,“鸟巢”小型张34元,福娃小规格片32元……   
 
奥运来到中国,中国各行各业参与热情高涨,这肯定是一件大好事,而借奥运会的东风提升中国邮票的价值和形象,也无可厚非。特别是,奥运邮事商机无限,这已经在历届奥运会邮票发行史中得到了证明,因此中国邮政更没有理由无端放弃奥运会这块“香悖悖”。但是,头脑热度下降后,我们也要静下心来,理性思考:怎样利用好“奥运”商机,树立中国邮政形象,赢得经济收益,形成科学和谐发展,也非常重要。   
 
正确认识发行奥运会邮票的目的   
 
最早的奥运会邮票一面世其实就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在首届现代奥运会筹办过程中,由于缺乏完成射击场、自行车场、船坞等最后几个场地的资金,受到欧美国家集邮活动蔚然成风的启示,希腊集邮组织领导人杰·萨科拉弗斯向奥运筹委会建议发行一套体育纪念邮票,并高于面值销售,以弥补奥运会经费的不足。其后的奥运会邮票发行大多是为奥运会筹资: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支的1.5%来自发行纪念邮票;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为了筹集资金,加大利用发行附捐邮票赞助奥运盛会的力度;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起,邮票已成为奥运会固定资金来源之一,进入大量发行的时代;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更是鼓励集邮者和邮政用户整版收藏,以增加邮票的销售量,且又不必为贴用的邮票付出劳务。发行奥运会邮票的目的昭然若揭。   
 
据粗略统计,除2-5四届奥运会未发行邮票,6、12、13三届奥运会因战争停办外,其他17个主办国举办的22届奥运会中,至少发行奥运会邮票117套549种,加字改值6套23枚,小型(全)张92种,小本票3种,邮资片或加印片100余种,个性化邮票13种,专用信封、航空邮简近20种、封缄票或包封纸10余种、各类纪念邮戳数百种,此外滋生的其他邮品已很难准确统计。主办国发行奥运会邮票获得了巨额的经济收益,非主办国更是看中奥运会邮票后的庞大市场,近乎不加限制地发行奥运会题材邮票以分取“奥运邮票热羹”,致使奥运会邮票数量成为没有人能够计算准确的天文数字。虽然奥林匹克集邮已成为令人瞩目的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但是在强烈的功利心理影响下,发行奥运会邮票已经成为政府集资、企业获利和百姓投资的重要手段。   
 
邮品价格增长受良好心理预期的拉动   
 
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邮市经济的带动,主要体现在邮票投资者的良好心理预期上。不少邮票投资者并不明确地知道投资机会在哪里、投资规律是什么、投资回报有多大,但他们敢于跑进邮市寻找投资机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预期好: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要关注奥运会,数不清的体育集邮爱好者都要收藏奥运会邮品,数以百万计参与奥运活动的外国体育官员、记者、运动员和观众都要购买奥运会邮品;甚至有人预计2008年会有450万人次境外游客来到北京;况且,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重视娱乐休闲与收藏,邮票恐怕会成为奥运赛事之余的一个重要点缀;于是得出结论:作为奥运纪念品之一,其需求的潜力是很难估量的——“供,不应求”——人们坚信:奥运会邮品肯定会有赚钱效应!   
 
的确,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与体育邮票结下不解之缘后,历届奥运会主办国都通过发行奥运会邮票传播奥运文化。奥运会重犬事物如主办国的风俗人情、文化特色以及优秀运动员的动作造型在体育邮票中得以展示,奥运会会旗、会标、吉祥物、火炬、比赛场馆、运动项目更是邮票的重要选题——可以说,奥运会邮票把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竞赛以及奥林匹克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作为“后发”者,中国邮市第一次面临奥运会这样的全球级别赛事,参与热情高是值得鼓励的;作为间接受益者,中国邮市想迫切地切一块奥运的“蛋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我们需要知道,邮市“蛋糕”不是固定不变,更不是吃一口就少一点的,而是可以任由邮政不断增长不断创造新蛋糕的。此外,我们还需明白:邮票经营首先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一种投机行为。因此,在搭“奥运快车”前,作为投资者,我们首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奥运会邮票毕竟不是唐僧肉,不是谁都可以想吃就吃,也不是谁吃了都会长生不老,因此在享受吃“烂乎儿肉”的时候要小心里面有骨头,在天天“查钱玩儿”的时候要小心有大风吹来。   
 
珍惜机会更要充分挖掘“奥运后”商机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主办奥运会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对于邮政而言,借此拉动邮市的成长更是机不可失。笔者以为,借这个机缘发行邮品,既为奥运会筹集资金,同时又把邮票业推向兴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发行手段以投机意向为主导,由于对市场的预测过于乐观,从而借助办奥运会之机过量发行邮票,狂热地向市场投放奥运邮品,则是不理智的。虽然这种做法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收入,但也可能因发行量巨大、品种冗多而造成人气下降,从而招致社会訾议,制约后期销售,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消除。1964年东京奥运会邮票发行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以史为鉴,我国邮政更应该控制数量,适度从紧,合理处理供求关系,以凸显中国奥运邮品的收藏价值,保证奥运邮品乃至其他邮品的后市发展。    作为投资者,我们希望通过奥运邮品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与印刷,展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风采;希望通过奥运邮品的发行和流通,让世界奥林匹克集邮活动拉动中国邮市的成长。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狂热而忽视了邮市海洋中的波涛和巨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邮市可不可能出现价格增长的大幅度回落?国际热钱和奥运热钱退出后对中国邮市宏观稳定形势有没有影响?甚至于“后奥运经济综合症”会不会在邮市发生?都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无疑,2006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上半年,中国邮市的上涨超过了调控目标,邮市经济出现了走向过热的迹象,而这方面的压力在2008年奥运会的背景下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强。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中国邮市也许有能力在总体上把连续数年的增长态势在2008年后继续保持下去,中国庞大的集邮队伍也许能通过共同努力将北京奥运对邮市起落的影响消弭殆尽。但是,我们知道,培育集邮市场至今天的局面我们整整用了10年时间;支撑起这个市场各个层面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和艰辛;我们没有资格破坏这难得的起步和繁荣,也承受不起邮市再入冰河低谷的打击。   
 
事实上,大家都在担忧: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经济社会会不会走向一个拐点?房价有没有可能下跌?股市有没有可能下跌?邮市会不会跟着受到牵连?等等。但担心是没有意义的,清醒地认识形势,务实地改变负面影响才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中国邮政制订一个周密而长远的计划,摆脱对“奥运”的过分依赖,挥去不理性预期的可怕梦魔,一步一步地去实施奥运给中国邮品带来的升值效应,以从根本上避免中国邮品在2008奥运会后被世人遗忘。

分享到:
【正文字体: 】 【关 闭】  
上一条:2006年8月29日上海邮市最新及时行情
下一条:乾隆插屏厦门斩获540万(图)
关于我们 | 支付宝使用 | 收购须知 | 系统帮助 | 联系我们
    加速乐
电话:021-50860504  Copyright@上海邮票网   沪ICP备05032475号-1   沪ICP备05032475号-2  信箱:shscpm#188.com(#号换@)   微信:stamps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