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年片经从初期每年发行一套二枚到每年发行一套五枚后,又回归每年发行一套二枚的探索,到发行贺奖片时,统一为每年发行十二枚中,同时针对认同中国文化的海外集邮人和用邮人发行CK组。1993年起发行贺奖兑奖邮资片。而贺奖兑奖片发行3年就中断了。1997年起增发极限型贺奖片和贺卡型邮资信封等,就成了第一轮贺奖邮品的基调。2004年开始发行的第三轮贺奖邮品中,在也有的品种外,贺奖邮品家族又添新丁,开始发行贺奖邮资信卡和异型卡,使HP家族的题材与内容都更加丰富,传递的信息都更加多样性,以满足不同爱好者的兴趣。2005年度的贺奖片发行31枚,正好是港、澳、台外,以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编序号,所选内容都是该行政区划富有民俗、民风、民情的优秀代表,每一枚都美仑美奂,使人爱不释手。而后再增幸运封等不尽述。
自1982年起至今发行的贺年片到贺奖邮品,几乎贯穿了新时期的历史,也记录了新时期的文化生活的社会信息。这个时期,我国的经济比改革开放之初发生了根本性改善。期间邮市发生了人们津津乐道的邮票大升值,大涨价。然而,贺奖年与贺奖邮品则没有相应的价位体现。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的不平衡,贺年片与贺奖邮品的消耗,才成为事实,如此彻底,受人瞩目,以致到今天,要配齐一套新中国动辄上千元至数十万元一枚(套)的珍邮集也并不难,而要配齐一个大套贺奖邮品则不易。这使那些存世少的年度的贺奖邮品,宝光炫目,神话可造。
新中国邮票品的发行与消耗,皆与时代机缘正相关。至今已经形成三大时代特色,却只有两个时段被人传诵,还未被人们普遍、足够认识的新时段的贺奖邮品的升值上涨打开了有参照、可比价的预期。邮票消耗彻底的时间,在“文革”时期的“文票”上,至今40来年,最低价的“文票”由当初的8分,现在也是数十元一套,最贵的“文票”,一套已经数万元。邮品消耗大的时间,在新中国的初中期。如多数邮资邮简,50年代的普通邮资信封,普通邮资美术信封,70年代的木刻图普通邮资信封,现在的单个(枚)参考价,在数千元人民币,上万元一个(枚)的也不是个别。贺年家族封片卡的消耗,受邮市其它邮票品大涨,贺年家族封片卡则长期未怎么涨造成认识上的死角,长期疯狂打折,许多至今仍在继续打折。这也说明邮市发展不平衡,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所致,邮人不经意间被忽视了,成就了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洼地。诚然,这种现象已经有所缓和,其价值正在被一些早醒的先知先觉们渐渐认识,但仍与其实际价值相差甚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非一日即能把价值体现出来。贺年片与贺奖封片卡的发行消耗关系至少有三大原因构成了它们的巨大价值。
一是贺年贺奖片虽然发行量大,消耗也大,而且经久消耗,存世量小,内在价值高,具备内在价值高的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既使说个人认识不决定事物的内在转换重要条件,时机成熟,认识者多起来,则能潜移默化人们的行为取向,而内在价值就会支配市场的定位了。
二是许多人常道HP“一身都是宝”,反映出人们正在逐渐觉醒对贺年贺奖片价值的认同。HP封片卡上的信息,不止是生肖,它是我国民俗、民风、民情的集大成,可谓中华传统文化之母。并且仍在时新的承传发展中。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基于此,它的生命力才强,才生生不息,繁荣于当今伟大的盛世,传之于不绝的将来时新。
三是HP系列的发行,不但面向国人,还面向全球向往中华文化的地球人,受众面大而广,普遍而不普通。一旦价值成长,容易唤起世人的注意。因为,不论是收藏也好,或投资也罢,既使是关注之人,价低时,疑或认为不值得收藏或投资,越是价低越不买,到涨价了才改变观点,弯腰伸手买过去嫌弃的东西。诚然,不如此,HP系列的价值也不会因此而流失。而且,这一步早晚要出现,要经过的。这就如一、二、三版人民币的价值成长进行时,许多人见面相互询问:“你见过××币吗?”“你用过××币吗”成为一时的时尚语。更有甚者,贺奖封片中既有92违规猴白片,又有97年封片中的邮资改革的漏盖与错盖品,还有2009年的“错爱片”等都强化了错邮的大价值,容易激起邮人的错邮情结,诱发追捧,形成势。另外,HP中精品与经典品纷呈,对铁杆集藏者是一种诱惑,05贺奖片因为量少可能成为贺奖片板块的瓶颈,引领市场方向。
也许正是因为于此,过去长期作为行情末的一种摆设的贺年贺奖片,近年不时成为不景气的邮市的亮点,关注者与参与者逐渐增加,这种骚动不能不视作是贺奖邮品消耗大,存量也小,内在价位高已经在邮人中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功能。
盛世,不仅是经济大发展也使文化繁荣有了经济基础和社会的重要条件,出现收藏的盛宴,投资的热潮。策划,不是始于当代,它的萌发期可追溯到古代,但无疑盛行于当代。邮市炒新,曾经喧嚣一时,狂热一时,但终归未能繁荣邮市,搞活邮市,而是适得其反。邮市的发展,还得依赖集藏与投资的相辅相成,重视内在价值高的品种的底蕴。痛定思痛中,一声叹息。幸运的是,光明在前,尽管眼前时常出现不确定的迷雾,但发展始终是大趋势。邮市之所以衰而不亡,哀而不死,因为它是为集邮而出现与存在,集邮大发展,邮市大发展,只要集邮的火星尚在,邮市就有凤凰涅磐的一天。消耗大,存世量小,内在价值高,喜闻乐见,基础广大的品种,终究会由丑小鸭变成金凤凰,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这就是邮票诞生170年来的历史的反复写照。遵重规律注意风险控制者成就财富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