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在19日举行的“第二届上海金融论坛”上表示,国内资本市场仍是“新兴加转轨”的不成熟市场。
与会专家认为,完善大陆资本市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多层次资本市场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建立一个无缝链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就是在资本市场的不同层次之间,为投资者的不同融资需求提供空间。
市场有待继续完善
徐林指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期货市场,目前都存在一些问题。股票市场目前在功能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创业板;现在的发行和询价制度还不够市场化;股票市场的运行也不够稳定。我国目前有沪深主板,深圳的中小板,但是还没有建立起转板制度;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还有一些遗留问题,比如议论得比较多的“大小非”问题;股票市场的开放度也有限,总的来说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
“我本人是中国证监会发审会的委员,我记得从去年9月份以来,我就再也没有去参加过一次发行审核的会议,说明新股的上市基本上停滞了,这是受制于股指下行压力过大采取的一个临时性措施。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已经基本丧失了。”徐林指出。
对于债券市场的问题,徐林认为,首先是债券市场品种不够完全;其次是不同债券产品的发行制度,发行的标准和条件不够统一;而在发债企业破产之后,债权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就使得债权人、投资人对发行债券的企业有非常苛刻的要求,他们只能投经过担保之后的债券;我国债券市场的定价缺乏一个基准利率的支持;我国的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市场还不是互联互通的。
从期货市场看,品种非常少,金融期货的品种更是缺乏。而每上一个新的期货品种,都要经过效率不高的审判部门层层报批。
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也指出,我们的金融体系仍是以银行业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每年非金融部门获得的融资80%以上都来自于银行业的间接融资。真正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很小,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信贷市场发展的同时,也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
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指出,无缝链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要有一个发达的证券交易市场。既包括场内的证券交易市场,也要包括场外交易市场,包括柜台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资本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必须在现有主板、中小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创业板的市场功能,同时证券的集中竞价交易,非流通股转让等方面也要建立合适的平台。
其次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债券交易市场。当前最主要的是要采取措施,促进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和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联通。同时应改进国债发行和品种期限的结构,形成一个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定价提供一个基准利率的参考。同时也要推进债券定价的市场化,丰富债券市场的品种。此外,要有一个发达的、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在内的期货市场。
徐林认为,应进一步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国际化。可以允许境外企业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市,也可以允许在中国有大额投资的境外跨国公司、商业性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
台湾证交所总经理许仁寿透露,5月15日,将在台北举办两岸三地交易所合办ETF的论坛。“如果我们能跟上证所合作,共同编制有代表性的指数,一定会推出得到两岸投资人甚至全球投资人认可的ETF。”许仁寿认为。
|